岳阳:书写“守护好一江碧水” 绿色答卷
岳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小平
一江碧水,两岸绿意。 记者 彭正阳 摄
北枕长江,南纳四水,洞庭入长江处,即是拥江抱湖之城——岳阳。
岳阳市拥有163公里长江岸线,洞庭湖50%以上水域面积和1500多平方公里东洞庭湖湿地。2018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岳阳视察,留下“守护好一江碧水”的殷殷嘱托。
近年来,岳阳牢记嘱托,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区建设,以“岳阳之为”贡献“长江之治”。
今年8月的环境质量报告显示:岳阳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为100%,同比上升22.6%;长江岳阳段5个断面,水质优良率为100%,连续六年保持Ⅱ类水质,东洞庭湖岳阳区域7个断面水质达标率为85.7%。
生态美 铺就美丽岳阳鲜明底色
从岳阳市区出发,行经洞庭湖大桥,放眼远眺,一江碧水向东奔流,两岸绿意尽收眼底。这一刻,这一景,仿佛魂牵梦绕的巴陵胜状再现今朝。
位于长江边的岳阳市君山区林阁老巡护监测点,巡护员邓铁牛被候鸟的欢歌唤醒。护绿、巡查、监测、清理……除去这些日常工作,邓铁牛最喜欢迎着微风,看碧波荡漾,看飞鸟轻盈掠过水面,看江豚嬉戏水中。
“以前华龙码头砂石厂机械轰鸣、污水横流,绿地消失,飞禽走兽四散而逃。”邓铁牛说,岳阳实施长江岸线专项整治、洞庭湖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后,华龙码头不仅重获新生,“春来江水绿如蓝”的场景得以再现,而且还有了一个温馨的名字——江豚湾。
近年来,岳阳坚持左右岸、上下游连片整治,纵深开展治污、减排、护岸、植绿、清湖联合攻坚,对破坏生态环境行为狠狠踩“刹车”,通过科学规划、精准施策,生态环境治理得到全面性改善。
为打造最美长江岸线“升级版”,岳阳近年先后关停非法砂石码头155处,拆除和提质改造沿江码头泊位82个;长江15个超标排污口全部关闭整改,整治岸线66.3公里,完成岸线复绿2.9万亩,修复湿地生态10.2万亩;南湖、芭蕉湖、东风湖等内湖治理工程扎实推进,整治中心城区黑臭水体61处。
汨罗市归义镇李家河是城中河,前几年因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排入河,水面散发恶臭气味,水质为轻度黑臭水体。如今,通过水体内源治理以及生态修复,该河已由过去的黑臭水体变成了水清岸绿的生态公园,成为市民日常休闲好去处。
李家河黑臭水体整治获评全省2023年度“十大典型案例”,与东风湖一同成为岳阳城市黑臭水体整治的“形象代言”。
“江豚吹浪立,沙鸟得鱼闲。”这是岳阳水生态环境持续向好的最有力佐证。洞庭湖越冬候鸟由22.64万只增加到近40万只,野化麋鹿种群由65头增加到257头,洞庭湖区江豚稳定栖息种群达162头,之前几乎消失的鳤鱼、白甲鱼、岩原鲤、鯮鱼、胭脂鱼等物种也一一再度出现,重现“水清岸绿、鱼跃鸟飞”的美景,让“江豚的微笑”“麋鹿的倩影”“候鸟的欢歌”留在了岳阳。
一张张“国字号”生态名片的加持,也让城市底色更加鲜明。岳阳先后获评全国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首批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洞庭湖生态修复被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确定为长江经济带生态修复成功典范。
产业优 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初秋时节,湖南省2024年“十大产业项目”之首、中国石化岳阳地区(湖南石化)100万吨/年乙烯炼化一体化项目场平(场地平整)现场,一片繁忙景象。与此同时,湖南石化炼油配套改造项目也有序推进。参建各方聚焦目标,按照时间节点,加快推进总体设计批复和场地平整、道路建设、管线迁改等配套工程进度,确保项目建设提速提效。
石化产业是岳阳产业发展最大的优势,乙烯、己内酰胺等项目堪称“定海神针”。
多年来,围绕石油化工的上下游产业链,一批化工企业进驻岳阳,形成了“化工围江”的局面。作为湖南唯一拥有长江干流岸线的城市,岳阳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江大保护重要指示精神的第一线,也是全省破解“化工围江”工作的主战场。
2019年,为破解“化工围江”难题,岳阳先行先试,决定把距离长江不足1公里、与岳阳主城区连成一片的湖南石化己内酰胺产业链项目启动整体搬迁至距离长江岸线3.1公里的湖南岳阳绿色化工高新区。新装置投产后,该项目在产能翻番、占地面积减少三分之一的同时,用水总量减少70%,单位产品外排废水、综合能耗分别降低73%、20%。
今年4月19日,湖南省石化新材料院士专家工作站在岳阳揭牌,由7位院士、21位核心团队专家组成“最强智囊团”,开展课题项目研究,加速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助力岳阳打造万亿石化产业集群。
现代石化产业的澎湃动能,只是岳阳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
目前,岳阳正锚定“三高四新”美好蓝图,以构建“1+3+X”现代化产业体系(“1”即改造提升现代石化传统产业;“3”即巩固延伸港口物流、现代农业及绿色食品加工、文体旅游三个优势产业;“X”即培育壮大先进装备制造、循环经济、医药健康等新兴产业和前瞻布局生物制造、氢能等未来产业)为抓手,坚持科技引领、创新驱动,全面提升经济发展的“含绿量”“含新量”。
近年来,岳阳全力推动现代石化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协同推动现代物流、绿色食品、先进装备制造3个优势产业产值向5000亿元迈进,文体旅游、电子信息、电力新能源、生物医药、前沿材料等若干个特色产业向1000亿元目标迈进。
在大项目云集、大产业勃发的背景下,一批专精特新、高新技术企业相继落户岳阳。2023年,科技型中小企业共入库2533家,较2022年实现翻番。全市净增高新技术企业153家,总数达919家。
同时,岳阳主动对接融入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粤港澳大湾区等重大战略,并抢抓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建设机遇,加快中非工贸产业园等重大项目建设,用好中非经贸博览会、进博会、口岸博览会等平台,去年对非贸易达25.2亿元。
以全面绿色转型释放发展新动能,以产业高质量发展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岳阳市现代化产业体系正向“新”而行,聚力成势;向高而行,加快跃升。
百姓富 打通“两山”双向转化通道
刚刚过去的国庆长假,无论是在巍峨伫立的岳阳楼,还是在历史文化街区洞庭南路;无论是在开园不到一年的岳阳中华大熊猫苑,还是在古朴民俗与乡村风情的完美融合的张谷英景区、“百里丹霞,千年古寨”的石牛寨地质公园,我市各地游人如织,全市累计接待游客362.27万人次,游客总消费38.66亿元。
一串串数字的背后,是人们日益充实的生态幸福感,更是深沉的绿色积淀。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岳阳正不断谋划加快打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双向转化的通道。
尚山村位于平江县福寿山—汨罗江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内。一直以来,这里的祖祖辈辈都信守着“靠山吃山”的生存理念,村民越过越穷。至2014年,该村建档立卡贫困户达77户256人,成为远近闻名的贫困村。
从2020年开始,尚山村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与丰富的旅游资源,将民宿项目与当地特色农业相结合,开发了“尚山小隐”民宿旅游项目,打造了湖南首个乡村体验综合体。这也让这个“孤悬”于福寿山半山腰的村落也逐渐被人们熟知。
“尚山小隐”民宿负责人介绍,通过保护性开发,“尚山小隐”民宿已成为平江生态游的标杆之一。目前,已有40名村民在民宿就业,另有一大批村民在“小隐+农户”模式的带动下,发展有机稻、有机猕猴桃、有机茶,有机生猪等特色种、养殖业,原生态特色农产品销往省内外。
因地制宜,宜农则农、宜旅则旅。“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尚山村得到印证。民宿旅游项目启动建设以来,该村77户贫困户产业分红累计超过100万元。村民危好辉原来在广东打工,为了照顾生病的父亲回到家乡,不仅花光了积蓄,还欠了一身债。现在,他应聘进了民宿,通过家门口就业还清了债务,日子越来越有盼头。
冲出大山的阻隔,冲破陈旧的观念,平江这个昔日的国家级贫困县涅槃重生。依托“绿水青山+”多业态融合产业,全县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生态价值的变现,不止在平江县。位于君山区的湿地碳汇开发项目,经国际核证减排计划(VCS)官方技术审核,成为全球首个达到国际核证减排计划标准的淡水湿地修复项目;岳阳林纸率先开展碳汇开发和碳汇交易,林业碳汇项目拓展至18个省,每年减碳量约100万吨。
如今的岳阳,正不断让生态优势成为发展优势。目前,以岳阳黄茶、华容芥菜、岳阳王鸽、樟树港辣椒、长乐甜酒、钱粮湖六门闸风干鱼、临湘黑茶等为代表的农产品品牌入选全省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名录;以洞庭渔火季、“天下洞庭”湿地芦苇节、“跃马江湖”岳阳马拉松赛等一批生态节会活动火爆出圈。
“草木植成,国之富也。”岳阳正通过不懈探索向世人证明: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